1. 首页 > 生活百科

布哈林主义 布哈林冤案

在苏联历史上,布哈林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,他长期负责宣传、意识形态工作,捍卫发展了新经济政策,系统阐述了“一国社会主义”理论,连列宁都说他是“党内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”,被称为“革命的金童”。然而,这位理论家却未能善终,他于1938年3月被苏联当局秘密处死。那么,布哈林为何会遭此厄运呢?。

一、革命生涯。

与其他革命领导人的情况不太一样,布哈林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他自幼勤奋好学,在12岁时进入莫斯科最好的中学学习,期间接触到了革命思想,并在1906年加入布尔什维克。第二年,布哈林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,不久后被迫流亡国外。期间,布哈林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经济学,并且撰写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。

1917年5月,布哈林回到俄国,担任《真理报》的主编。,此后的十几年,他一直负责宣传工作。后来,布哈林受列宁的委托,参加了共产国际的筹建工作,并且成为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。1922年,列宁在口述的遗嘱中说道,“布哈林不仅是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,他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全党喜欢的人物”。

二、分道扬镳。

列宁死后,苏联高层爆发了激烈的斗争,这场斗争既有权力的因素,也有理论的争执。一方以托洛茨基为首,另一方以斯大林为首。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的捍卫者,他与斯大林结盟,先对付托洛茨基,接着又批判季诺维也夫。最终,在布哈林等人的支持下,斯大林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,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。

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到了1928年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。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当局,主张用强制的手段,从农村“收购”余粮。布哈林对此表示反对,他认为不能用牺牲农业的办法发展工业,而应当把它看成是工业赖以发展的市场,所以坚决反对征粮的非常措施常态化,反对“贡款”理论,反对停止新经济政策。

三、秘密枪决。

也就是说,在如何建设国家上,布哈林与斯大林产生了巨大的分歧。布哈林认为苏联应该以发展农业为主,“农业积累就意味着对我国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长。这种需求能引起我国工业的巨大发展,而这种发展反过来又能使我国工业对农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。而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工业,特别是重工业,同时在农村进行集体化运动。

思想的分歧导致了双方关系的破裂,布哈林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,并在1929年被斯大林戴上“右倾投降主义“的帽子。此后,布哈林的职务被解除,逐渐沦为边缘人物。但是斯大林仍然没有放过这些反对自己的人。1938年,49岁的布哈林被冠上了“人民公敌、匪帮、法西斯走狗、外国间谍、谋刺列宁的00犯”的罪名,然后被秘密处决。直到1988年,苏联当局才为布哈林恢复名誉。